,把这里当作修身养性的好地方。”十里堡北里社区党委书记魏银荣说。
2014年4月,建外街道北郎东社区引进“和众泽益”专业社会组织,采取量身定制的方式,为不同群体制定活动计划:为社区儿童开展安全训练营、迪士尼趣味英语课堂等项目;为楼宇白领举办“英语沙龙”、古典舞等课程培训;针对老人群体开展“端午节教年轻人包粽子”等活动……这些活动满足了社区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北郎东社区党委书记顾美平表示:“我们以社区党委为主导,依托社会服务组织建设学习型社区,在社区营造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善于学习的浓厚氛围。”
专家: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意见》提出,到2020年,东中西部地区市(地)级以上城市开展创建学习型城市工作覆盖率分别达到90%、80%和70%;各区域都要有一大批县级城市开展创建工作。专家表示,就全国而言,我国的学习型城市建设刚刚起步,还存在认识不到位、任务不明确、职责不清晰等问题。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杨进表示,学习型城市建设一个重要的关注点在于学习是所有居民的权利,而不是部分人的特权。“这就意味着城市必须保障全体居民包括流动人口享有平等的学习机会。对于有这样那样困难或有特殊需要的弱势群体,就要提供特别的关注和支持,从而抑制或抵消社会的不平等,促进社会的公平、和谐。”他说。
杭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翁卫军表示,要推动形成形式多样的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的学习是以组织整体为主体,通过组织成员的互动交流,共享知识信息和经验,形成组织成员共通性的心智模式——组织智能和组织学习文化。”
据悉,目前杭州市学习型机关占比已达70%以上,学习型社区占比达60%以上。“这就促进了市民的互帮互学,带动了团体内各成员的学习上进,有力推进了学习意识普遍化、学习行为终身化、学习体系社会化。”翁卫军说。
在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洪成文看来,学习型城市建设,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要引导城市居民提高终身学习的主动性,要创设新机制,制定配套政策,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要加快国家终身教育法的研究制定,同时鼓励地方人大制定相关地方法性规或条例,尽快弥补法律的空白。同时,各地应该规划建设永久性的学习场所,而不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搞几次活动就完事。另外,还可以将具有本地特色的传统文化形式通过组织和整合,在城市繁华街区和游客集中的景点进行展示,这也是建设魅力城市、学习型城市的一个有效手段。”洪成文说。(记者 任 欢 通讯员 田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