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脉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文脉

玉门关的千年变迁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珍珠文化网

  证据之三:石关峡东口北部向东,沿嘉峪关黑山山梁今仍保留一列连续的古烽燧,由西向东依次为钵和寺后墩、钵和寺西墩、居中墩、野麻湾后墩、马路山墩、梧桐墩等,一直延至金塔县境内,与金塔汉长城遗迹相望。这些烽燧虽为明代烽燧,但从其构筑方式(夯土夹柴草,或土墼夹柴草)及其周围散落的汉代陶片等遗物来看,均系汉代始筑,明代烽燧是在汉烽原有的基础上补筑而成的。这一列烽燧对于石关峡口以及酒泉通石关峡的道路可起到有效的屏蔽、防护作用。由此可见,石关峡确为汉代颇为重要的关口。

  此外,要确立石关峡即为最早设置的玉门关,还需要自然地理方面的证据:石关峡扼守由酒泉西行的必经要口,距酒泉恰为古人一天行程之处,且峡中又有水流可供行旅补给,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其形势显然。若古人舍此峡选择他途西行,要么翻越峡北高峻陡峭的嘉峪关黑山,要么绕行黑山南面干燥无水长达百余公里的戈壁滩,从当时的交通条件来说都十分艰难,殆不可行。因而石关峡就成为古代行旅无可选择的必经之地,汉代设玉门关(后为玉石障)于这里,势之必然。

  综上可见,汉代最早设置的玉门关应在今嘉峪关市石关峡,设关时间约在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或其稍后,是年由令居(今永登县境内)“筑塞西至酒泉”;随着汉长城继续由酒泉西延敦煌,约在西汉太初三、四年(公元前102~前101年)李广利第二次伐大宛之际或其稍后,玉门关遂西迁至敦煌西北一带,石关峡原址改置为玉石障。

  敦煌西北的玉门关

  对于敦煌西北玉门关的关址所在,历来文献记载不尽一致。1943年,于敦煌西北80公里许的小方盘城附近出土“玉门都尉”等汉简,不少学者因之认为此城即汉玉门关。另有学者认为,小方盘城并非玉门关关址,而应为玉门都尉治所,关口当在其西。1981年甘肃省博物馆吴礽骧等,通过对敦煌境内汉长城烽燧的调查和所出汉简的考证,初步考定小方盘城西11公里的马圈湾遗址为西汉玉门候官治所,玉门关为玉门候官所辖,其确切位置似在马圈湾西南0.6公里处,但关城遗址未找到,或已毁坏无存。

  从小方盘城目前考察的规模来看,我以为作为重要设施的玉门关,实在是太小了一点。该城近乎正方形,夯土版筑,南北26.4米,东西24.4米,城内面积仅约400平方米。作为对比,汉代敦煌悬泉置的面积(包括主体建筑、灰区、马厩及其附属建筑)共占地22500平方米,仅其坞院就达2500平方米,而小方盘城与之差距较大。而且悬泉置在汉代尚且只算是一座“置”的规模,自然不能与玉门关这样一座位置显要、人流车流往来频繁、名垂千古的雄关的规模相比。所以我一直疑惑,若小方盘城果为历史上的玉门关的话,那么它的周围一定还应有其他建筑遗迹。从1982年起,我先后在小方盘城一带考察十余次,每每仔细观城周围一带的地势及若干似条状延伸的土垄,总觉得该城周围当有其他相关遗迹。

  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敦煌市博物馆的研究者在小方盘城周围发现了若干墙垣、灰坑遗迹及一批新的汉简。考古发掘显示,小方盘城正东115米处,残存南北走向的坞墙,长75米,坞墙北端又向西北延伸18米,南端向西延伸,总面积约12000余平方米。小方盘城北又有东西向的坞墙,长约40米,北、西两面坞墙内均有大面积的汉代文化层,均遭严重破坏。从新的考古发掘来看,我们能够明显看出小方盘城周围是存在一个外城的,小方盘城被包围在这个外城内。小方盘城坞墙外东南角还发现一小坞堡,正东250米左右又有一坞,在其南侧300米又发现汉代房屋遗址三座,小方盘城西南300米有支线长城一道,可向南一直延至阳关。由此观之,小方盘城在这一带军事系统中地位较为重要,应为该系统中最高军事长官居所——玉门都尉府,而玉门关址则在小方盘城西侧150米处的长城线上。当地出土汉简达百余枚,有出入关、关啬夫和关佐的记录等,如“闰月戊寅入东门即时出”“龙勒柱车二两吴充等二人二月甲辰出东门”等字样。值得注意的是,考古显示小方盘城是没有东门的,简文所记的“东门”当为该城东坞墙北端之障门,可见坞墙内的地面即属玉门关的所在。敦煌市博物馆的这次发现颇为重要,根据相关发现,我粗略估算了小方盘城外围坞墙范围以内及其他遗迹的占地规模,应不小于60000平方米,加以这一带所出大量的汉简(包括此前所出简牍),将玉门关考定在这里,还是颇有道理的。



 3/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高适为什么不救李白

下一篇博物馆里看“封神”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