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脉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文脉

浪漫踏春去,古人喝馄饨“遛花”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珍珠文化网

  侯印国说,春日三月水边的祓禊,逐渐成为“上巳”节。选择在三月上旬的巳日,汉代以后固定在三月三日,魏晋以后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流觞曲水”。在春游宴会中,把酒杯放在弯弯曲曲的水中顺水漂流,酒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喝酒。

  侯印国还提及,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一次修禊集会,参与者包括王羲之与谢安、孙绰、支遁法师等四十一人。大家临流赋诗,再由王羲之写成序文,便是《兰亭集序》。这篇序文内容本就高妙,书法更为后世所重,唐代以后,人们便视其为“天下第一行书”。

  南北朝到唐代,三月春游也是士女们一年中最重要的游乐活动,白居易六十五岁写诗,表示年纪大了更要好好春游,“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但论唐代最有名的春游,莫过于杨贵妃姐妹。

  杜甫《丽人行》开篇便写道“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城南曲江,长安士女都来游玩踏青,其中有几位正是后妃的亲戚,尤其是虢国和秦国二位夫人。这些夫人游春,气势自然不同,她们的修禊盛筵上,“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驼峰、白鳞鱼之类的珍品佳肴一一在列,但夫人们也懒得动筷子,让厨师白忙活一场。杜甫的诗其实是在讽刺杨氏的骄纵,“无一刺讥语,描摹处语语刺讥;无一慨叹声,点逗处声声慨叹”。唐代画家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的正是天宝十一年(752年),杨贵妃三姐虢国夫人、八姐秦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

  市民忙“探春”,

  有人斗花还有人“遛花”

  唐代中期,上巳、清明、寒食这几个时间接近的节日逐渐融合。也是从唐代开始,人们也不再等到三月暮春才开始春游,正月十五观灯结束,便迎来了早春的郊游,称之为“探春”。唐代孟郊《长安早春》诗:“公子醉未起,美人争探春。”

  到了三月初,自然又是一番春游。此时金明池、金水河、琼林苑都皇家园林都允许市民游览,皇帝的御驾也会前来观赏,在金明池观看水军演习。元丰年间之后,这时节会开放赌博。清明节扫墓,人们也会借机游览,蹴鞠、秋千、风筝之类,也都是这时节的重要游乐活动。

  赏花是春游的主题。唐代天宝年间,士女还有个独特的习俗叫做斗花。“大家不仅春游赏花,还要比较谁家有珍奇花卉,很多人不惜花费千金提前购买名花,种在自家院子里,好在斗花时一举获胜。”侯印国说,当时为了斗花,甚至发明出一种可以移动的花盆,叫做“移春槛”。就是将奇花异草移栽到槛内,再在下方装上轮子,出门时候用绳子牵着走。今天很多人会遛狗遛猫乃至遛宠物猪遛羊驼,但和“遛花”唐人比起来,又显得缺了一些想象力。

  苏轼被贬黄州,每年都在这前后守着一株海棠花。而北宋这个时节的首都开封,遍地花开烂漫,牡丹、芍药、棣棠、木香等新奇花卉都纷纷上市。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十中收录的《张约斋赏心乐事》,在三月便有“花院观月季”“花院观桃柳”“清明踏青郊行”“苍寒堂西赏绯碧桃”“满霜亭北观棣棠”“斗春堂赏牡丹芍药”“芳草亭观草”“宜雨亭赏千叶海棠”“宜雨亭北观黄蔷薇”“花院赏紫牡丹”“艳香馆观林檎花”“现乐堂观大花”“瀛峦胜处赏山茶”“群仙绘幅楼下赏芍药”等多种与赏花相关的“赏心悦事”。

  太会玩,

  明清玩家带着馄饨摊儿去赏花

  明清时期,春游依旧形式众多。明谢肇淛《五杂俎》中记载北方人清明哭声阵阵,但“南人借祭墓为踏青游戏之具,纸钱未灰,舄履相错,日暮,坟间主客无不颓然醉倒。”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当时北京人会在三月初的几天里游览蟠桃宫,“都人治酌呼从,联镰飞鞚,游览于此。长堤纵马,飞花箭洒绿杨坡;夹岸联觞,醉酒人眠芳草地。”

  清明扫墓后,南京人则更愿意去赏春喝茶。夏仁虎《岁华忆语》中说“上巳湔祓之习,废已久矣。人家率于是日诣雨花台永宁泉品茗为乐。泉水清洌,足湔烦渴。往往谈笑竟日,看夕阳而归。”

  无论何时,春日郊游赏花都是人们内心无法将息的冲动,侯印国还告诉记者,明清笔记中有不少春日赏花的趣事。沈复的《浮生六记》里写道,有花的地方没有酒家,自己带着冷菜冷酒又觉得没有意味,如何才能对花热饮呢?沈复的妻子芸娘笑曰:“明日但各出杖头钱,我自担炉火来。”第二天竟花一百钱雇了一位街头卖馄饨的带去赏花。“先烹茗,饮毕,然后暖酒烹肴。是时风和日丽,遍地黄金,青衫红袖,越阡度陌,蝶蜂乱飞,令人不饮自醉。既而酒肴俱熟,坐地大嚼,担者颇不俗,拉与同饮。游人见之莫不羡为奇想。杯盘狼籍,各已陶然,或坐或卧,或歌或啸”,可谓洒脱非常。

  记者:张楠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上一篇春眠不觉晓,孟浩然其实是一宿没睡着?

下一篇杜甫“一饭不忘君”?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