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珍珠文化网
信仰是精神力量的折射,而脚下的大地才是生生不息的物质根基。来自河南博物院的磨盘、磨棒与浙江博物馆收藏的带藤条骨耜,再加上石镰与石斧,无疑最能说明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生产工具的重要作用。中华民族依托华夏大地的丰饶物产,开展以耕织为主的生产实践,渔、樵、耕、织、读构成了中国传统农耕社会的基本生产生活形态,同时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入世向俗、退善其身的生活方式与人生理想的最佳体现形式。
清道光年间烧制的“慎德堂”款粉彩耕织图盖碗上画满了“男耕女织”的图案,表现出中国人对平淡质朴生活的赞美。另有清代碧玉雕渔樵耕读图笔筒,牧童穿行在山间,回望下山的樵夫。2000多年来,中国人围绕农耕经济建立起相对自给自足又相互交流交织的经济社会结构,滋养了参天法道、敬祖惠民、崇德尚礼的思想观念。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礼教与哲学思想及教派。来自山东博物馆的汉代画像石“孔子见老子”,表现了两位圣贤对中国人的思想与生活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奋六世之余烈”,终于实现了对中华大地的首次统一。登基后的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颁布一系列以秦制为基础的改革诏令,“车同轨,书同文”,统一货币与度量衡,颁布统一的律法,推行郡县制度等,促使中国不仅第一次实现了土地疆域上的完整统一,更在经济、文化、军事、律法等诸多方面实现了真正的归流。来自上海博物馆的商鞅方升与战国时期各国的货币,体现出秦国统一六国过程中在经济与国家治理上的超前性。
制作于乾隆六十二年(1797年)的金瓯永固杯,其工序之繁、艺技之精、动用人工之广,在中国造宝历史上名列前茅。也正因为此,它堪称清代镇国之宝。其寓意疆土坚固与基业长青,恰似无论怎样沧桑变幻,中华文明永葆蓬勃生机。(王建南)
上一篇: 一千多年了,到底是谁太八卦
下一篇: 故宫藏清代鸟枪“使用说明”
标签:
【相关文章】
《清明》的作者是杜牧吗
北宋漕运那些事儿
古诗词中的夏日佳果
说说宋代“头发丝”之谏
范进中举与清代科举的那些事
故宫的秋千只是用来玩的?你想简单了!
古代放休假制度
历史有答案 谁毁了上官婉儿墓?
课文忧愤形象外的陆游
怼人“大魔王”王熙凤,其实也有柔软一面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唐朝的葡萄
碑志中的“谀墓”风气
魏晋风度的流变
扇中文墨
郦道元的实地考察与《水经注》的撰作
摩崖石刻上的唐诗
“狸猫换太子”流行始末
古诗词中的初夏色彩
元好问《雁丘词》是写情之作吗
李清照词中的“溪亭”在哪里
古诗词里的蝉之吟唱:蝉鸣一声清溽暑
别是一家,曾经边缘的宋词
漫话古代夜市
可否换一种思路读《清明》?
“花未全开月未圆”,到底是谁抄袭谁?
那“传奇角本”里有《长生殿》吗?
从《满江红》谈“绍兴和议”
扇艺清赏
小暑诗词里的“炙热”与“清凉”
如何在炎炎夏日“花式喝酒”?古人有高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