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脉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文脉

【溯源甘肃】黄河象:尘封45年的绝版记忆(图)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珍珠文化网

  他们又发愁了,只好继续采用土办法,先挖了一个土槽,将车开进去,然后,再请来东方红拖拉机往车上推。这一折腾就是几天,直到5月28日才全部装上了车,连夜赶到了合水县城。29日离开合水县城,30日交到西安西站货场上火车。从此黄河象一去不复返。

  当年,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奠基人、长期担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新生代研究室主任和该所首任所长的杨钟健教授,还特地为黄河象赋诗一首,诗曰:

  史前古象视力差,

  狂走失足埋荒沙。

  石化不计年与月,

  一朝引动考古家。

  每块遗骨尽心采,

  最后移运几多车。

  不辞辛苦精修理,

  启取骨骸与齿牙。

  4

  黄河象化石运抵北京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投入30多人进行修复、复原和装架。装架后的古象身高4米,体长8米,门齿长3.03米。个体之大,时代之早,保存之好,是迄今为止世界唯一的发现。因为古象化石出土于黄河流域,故定名“黄河象”。

  1974年10月,黄河象化石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展出。黄河象化石骨架能够这样完整地保留下来,在象化石发现史上十分罕见。黄河象化石的发现,不仅为古生物研究提供了可靠资料,而且对研究甘肃庆阳黄土高原形成前后的生态环境提供了难得的科学依据。

  黄河象化石在北京展出后,在全世界引起轰动。后来,它作为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漂洋过海,到日本和新加坡展出,受到热烈欢迎。上海、天津、兰州等城市也先后复制展出了黄河象化石。通过这些博物馆和小学课本上《黄河象》那篇优美短文,黄河象走进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中。

  然而,在过去的45年里,参与挖掘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农民,却一直没机会看到他们亲手刨出土的大象那具高大的身躯,这不能不说是一桩憾事。不久前,甘肃庆阳市及合水县也有了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原样复制品,庆阳人也能够在黄河象的故乡看到黄河象高大威武的神采了。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上一篇【甘肃史话】她从远古走来——聆听甘肃历史的足音(图)

下一篇丝绸之路上的千年古刹——张掖大佛寺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