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珠介绍,北京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打造数字化学习平台,建立了北京市学习型城市网站,建立了近30个一级栏目、百余个二级栏目,有5000余学时、100G的网上学习资源,其中视频课程网站日访问量平均2000人次,年访问量突破70万人次。
武汉市努力建设数字化、网络化的社区教育平台和课程资源体系。已建成54个市级数字化学习社区,“武汉终身学习网”资源总课时达9189学时,建成课程3095门、视频资源总时长5000余小时的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初步形成满足市民需求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体系。
成都市积极推进“互联网+”在社区教育领域的应用,开展线上线下多种学习形式的社区教育。成都社区大学教师张俊辉说,成都市创新教育载体和学习形式,搭建学习型城市建设运行平台:由1个社区大学、20个社区教育学院、318个社区教育学校和3138个社区教育工作站组成的管理机构和社区教育服务体系;1+N“市民终身学习服务平台”。成都已形成了几大特色品牌:“最成都·市民课堂”凭借最具成都特色、最受百姓欢迎、最能体现主流文化倡导的项目理念和特色内容,通过2000多门精心设计的课程吸引了300多万人次市民的参与,在2016年荣获全国“特别受百姓喜爱的终身学习品牌”。
新的起点,学习型城市建设仍任重道远
建设学习型城市是一项复杂而又长期的系统工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既要努力实现阶段性建设目标,又要提倡创建永远在路上的精神。
上海市在“十三五”规划中特别强调,要完善终身教育制度,并探索社区教育从业人员能力标准及培训体系,建立社区教育机构内涵建设梯度式发展标准,推进上海市民终身学习需求与能力监测制度,试点老年教育兼职教师注册认证登记制度,完善终身教育统计制度等。
在学习型城市建设过程中,一些地方也查摆出了制约建设发展的问题和不足。比如,与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20年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和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提出的目标任务相比,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数量、质量急需扩大和提升;学习型城市监测工作还处在试点阶段,监测指标体系需要修改完善,监测对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推动作用需要进一步发挥;学习服务体系有待完善,一些地方市级统筹能力不足,各级政府及部门之间职责分工不清晰、资源整合效率不高、跨部门协调和统筹薄弱等问题亟待解决;学习型组织创建还有待加强,部分学习型组织还停留在创建的初级阶段,团队学习、在线互助学习、学习圈等高层次的学习型组织建设尚未发育成熟;学习载体建设、资源建设和资源共享还需加强,终身学习的理念还不够深入人心。
在宁波广播电视大学教授王志强看来,未来的学习型城市建设要将城市、地区、机构和个人联系起来,以社会发展为共同利益。当前的互联网发展迅猛,应该将其不断利用,在一个更大的网络联系中建立一个广泛的系统,每个人都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有意义的相互联系,积极发展公民参与学习,以交互合作为所有人提供终身学习的解决方案,使人人有工具和能力作出好的学习决定。
各地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深入贯彻教育规划纲要和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精神,一如既往地开拓创新,继续发挥顶层设计的主导力,发挥教育体系的支撑力,发挥市民群众的主体力,发挥社会力量的参与力,发挥平台载体的吸引力,走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学习型城市创建之路。
《中国教育报》2018年06月20日第1版 版名: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