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观察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城市发展观察

“僵尸之地”折射“美国毒病”——起底美国毒祸之源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网

  另一方面,美国吸毒人数不断攀升。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吸毒过量死亡人数几乎每年都在增长。美国疾控中心说,吸毒过量是美国人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导致美国人预期寿命缩短。英国《柳叶刀》杂志发布报告预测,如果美国不采取新措施,从2020年到2029年累计将有约122万美国人死于过量服用阿片类药物。

  “美国的药品滥用没有尽头。”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西奥多·西塞罗哀叹。

  问题如此严重,而美国政客的一些“操作”却不禁让人质疑,他们究竟是想遏制毒品泛滥,还是想火上浇油。比如,大麻具有成瘾性,是联合国禁毒公约中被管制的麻醉药品,一些美国政客却推动大麻合法化。目前,“娱乐目的”使用大麻已在美国23个州和华盛顿特区获得批准。今年4月,美国国会众议院少数党领袖、民主党籍众议员哈基姆·杰弗里斯和共和党籍众议员戴夫·乔伊斯共同提出一项法案,试图在联邦层面推动成人使用大麻合法化。

  2021年11月,在时任纽约市市长白思豪支持下,全美首个“药物过量预防中心”在纽约市开张,其目的号称是为吸毒者提供干净的注射器以及监督服务,以减少药物过量导致的死亡。此后,新墨西哥州、内华达州等地也在考虑设立类似机构。但在一些专家看来,这种做法是在变相鼓励吸毒,无异于抱薪救火。

  曾任美国国家禁毒政策办公室主任的迈克尔·博蒂切利表示,他在任职期间就发现美国政府遏制毒品和药物滥用的政策“既非基于科学也非基于证据”,这带来了严重后果。

“僵尸之地”折射“美国毒病”——起底美国毒祸之源

  这是1月20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拍摄的白宫。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折射出美国政府社会治理的失败”

  根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自1971年以来,美国已花费超过1万亿美元来遏制毒品传播。但美国非营利组织药物政策联盟执行主管卡桑德拉·弗雷德丽克认为,“禁毒战争是失败的政策”。她说,美国政府所承诺的一切,包括让民众停止使用毒品、让社区重新团结起来、让毒品消失,这些都没有发生。

  “禁毒战争”为何失败?关键在于,美国政客优先考虑的是如何利用这一问题来为自身获取政治和经济利益。

  1971年6月17日,尼克松发表讲话,宣布毒品是“头号公敌”,大张旗鼓发起“禁毒战争”。但此后,人们不断质疑他禁毒的真实动机。曾任尼克松高级政策顾问的约翰·埃利希曼1994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当时尼克松在美国国内面临两类敌人:反对越南战争的左翼人士和非洲裔群体。如果把左翼的“嬉皮士”与大麻联系起来,把非洲裔与海洛因联系起来,就可以打击这两类人。此后,越来越多声音认为,在美国的“禁毒战争”中,一些政客利用对非洲裔等群体的社会偏见来隐晦表达种族主义立场,以吸引白人保守派选民,为自身捞取政治利益。

  从经济角度来看,大麻合法化使美国政府获得可观的税收。2012年,科罗拉多州实行大麻合法化。此后,该州大麻销售收入累计已超过10亿美元,但同时各类毒品致死人数也连创新高。还有大量犯罪组织在科罗拉多州种植大麻,然后走私到其他州进行贩卖。

  美国一些大型医药公司在助推毒品泛滥方面也发挥了关键作用。一方面,这些公司投入大量资金资助相关专家和机构,目的是兜售“阿片类药物无害论”,鼓励医师滥开处方、药店大力销售。另一方面,这些公司花重金进行政治游说,推动政府放松对相关药品的监管。

  美国普渡制药公司研发的阿片类处方药奥施康定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销售,当时举行了“制药史上最慷慨的营销活动”。美国《纽约人》周刊一篇文章指出,过去医生由于担心成瘾性,一直不愿意给患者开强效阿片类药物,而普渡制药“说服”医生改变这一习惯,积极宣传奥施康定作为阿片类药物可以长期使用。结果,从1999年到2017年,共有20万美国人死于与奥施康定和其他处方阿片类药物有关的过量服用。最终,普渡制药遭到起诉。

  “制药公司都在被起诉,它们应该被起诉。我们要记住,这些公司利用了医疗保健监管体系中仍然存在的弱点。”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教授基斯·汉弗莱斯说,比如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曾认可关于奥施康定比其他阿片类药物“更不易上瘾”的欺诈性描述。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夏季达沃斯再次向世界证明:中国的机遇就是世界的机遇

下一篇中法务实合作不断推进,双边关系前景可期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